為深(shen)入貫徹落實(shi)習(xi)(xi)近(jin)平(ping)生(sheng)態(tai)(tai)文明思想,根據《中(zhong)央生(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jing)(jing)保護(hu)督察(cha)工作規定》,中(zhong)央生(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jing)(jing)保護(hu)督察(cha)組(以下簡稱(cheng)督察(cha)組)對(dui)云南省(sheng)、河南省(sheng)、湖南省(sheng)、江西(xi)省(sheng)、山(shan)西(xi)省(sheng)、安徽省(sheng)、遼(liao)寧省(sheng)和廣西(xi)壯族自(zi)治區(qu)開(kai)展了第二輪生(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jing)(jing)保護(hu)督察(cha)。近(jin)日,中(zhong)央生(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保督察(cha)組向上述八(ba)省(sheng)區(qu)反(fan)饋了督察(cha)情(qing)況。反(fan)饋問(wen)題顯示,各省(sheng)區(qu)貫徹落實(shi)習(xi)(xi)近(jin)平(ping)生(sheng)態(tai)(tai)文明思想不夠深(shen)入或存在差(cha)距。
云南
截至(zhi)6月底,督察(cha)組交辦的(de)4660件(jian)群眾舉(ju)報問(wen)題已基本辦結,其(qi)中責令整(zheng)改748家;立(li)案處罰515家,罰款5515.1萬元(yuan);立(li)案偵查24件(jian),拘留(liu)5人(ren),約(yue)談261人(ren),問(wen)責253人(ren)。
河南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815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3310件,其中責令整改1906家;立案處罰421家,罰款2716.6萬元,立案偵查16件,拘留25人,約談452人,問責29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123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715家;立案處罰417家,罰款3896.58萬元;立案偵查5件,拘留7人,約談171人,問責102人。
湖南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435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4079家;立案處罰497家,罰款金額3277.18萬元;立案偵查41件,拘留20人,約談325人,問責28人。
江西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321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3091件,其中責令整改1862家;立案處罰419家,罰款2251.82萬元;立案偵查56件,拘留48人,約談194人,問責217人。
山西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917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4868家;立案處罰349家,罰款6302.2萬元;立案偵查50件,拘留21人,約談79人,問責10人。
安徽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969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1131家;立案處罰595家,罰款3226.12萬元;立案偵查42件,拘留31人,約談183人,問責622人。
遼寧
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056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2470件,其中責令整改1703家;立案處罰583家,罰款3717.7萬元;立案偵查17件,拘留3人,約談449人,問責130人。
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云南省反饋督察情況
督察認(ren)(ren)為,云南省認(ren)(ren)真學(xue)習貫徹習近平生態(tai)文(wen)(wen)明(ming)思想,堅決(jue)扛(kang)起生態(tai)文(wen)(wen)明(ming)建設(she)排頭兵(bing)政治責任,生態(tai)文(wen)(wen)明(ming)建設(she)和(he)生態(tai)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和(he)成效。
云南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實施《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創新推進洱海保護治理與生態修復“八大工程”,“洱海經驗”及保護治理成效得到多方肯定。拆除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內所有小水電。累計建成10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推(tui)進優(you)化產業(ye)結(jie)構(gou)、能(neng)源結(jie)構(gou)、運(yun)輸(shu)結(jie)構(gou)調(diao)整,單(dan)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15年下降(jiang)30%以(yi)上,提前(qian)4年實現全(quan)面供應國Ⅵ(B)標準車用汽油,2020年16個州市(shi)政(zheng)府所在地(di)城市(shi)環境空氣(qi)質(zhi)量優(you)良天數比例達98.8%。推(tui)進以(yi)長江為重(zhong)點的六大(da)水(shui)系保護修(xiu)復,洱海等部分高原湖泊水(shui)質(zhi)不同程度好轉。開展(zhan)274家重(zhong)金屬重(zhong)點行業(ye)企業(ye)整治,實施(shi)15個土壤污染治理(li)與(yu)修(xiu)復技術應用試點。
努(nu)力構(gou)筑(zhu)國(guo)家西(xi)南(nan)(nan)生(sheng)態安全屏障(zhang)。全面(mian)(mian)開展國(guo)土(tu)山川大綠化,2020年云南(nan)(nan)省森林面(mian)(mian)積3.74億畝、覆蓋率(lv)(lv)65.04%,居全國(guo)前列(lie)。頒布(bu)《云南(nan)(nan)省自(zi)然(ran)保護區管理條(tiao)例》,加快(kuai)“三屏兩帶(dai)”生(sheng)態安全屏障(zhang)建設,生(sheng)態保護紅(hong)線劃(hua)定面(mian)(mian)積占全省國(guo)土(tu)面(mian)(mian)積的(de)30.9%。率(lv)(lv)先出臺生(sheng)物(wu)(wu)多(duo)(duo)樣(yang)性(xing)保護條(tiao)例并發布(bu)生(sheng)物(wu)(wu)多(duo)(duo)樣(yang)性(xing)白皮書,建成(cheng)全國(guo)唯(wei)一的(de)“中國(guo)西(xi)南(nan)(nan)野生(sheng)生(sheng)物(wu)(wu)種質資源庫”,實施亞洲象、金絲(si)猴等珍(zhen)稀瀕危(wei)特有物(wu)(wu)種拯救、保護和恢復(fu)工程(cheng)。積極籌備聯(lian)合(he)國(guo)《生(sheng)物(wu)(wu)多(duo)(duo)樣(yang)性(xing)公約(yue)》第十五次締約(yue)方大會。
云南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056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2470件,其中責令整改1703家;立案處罰583家,罰款3717.7萬元;立案偵查17件,拘留3人,約談449人,問責130人。
督察指出,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但與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
一是貫徹落實(shi)習近平總書記重(zhong)要(yao)指(zhi)示精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bu)夠(gou)。
一些(xie)同(tong)志(zhi)對云南生態環境脆弱敏感的客觀實(shi)際沒有清醒認識(shi),存在盲目(mu)樂觀傾向。昆(kun)明(ming)市圍繞(rao)滇(dian)(dian)池(chi)(chi)“環湖(hu)造城(cheng)”“貼線開發”,環滇(dian)(dian)池(chi)(chi)湖(hu)濱帶(dai)特別是環草(cao)海湖(hu)濱帶(dai)大(da)量被房地產等項目(mu)侵占(zhan)。滇(dian)(dian)池(chi)(chi)生態空間受到嚴重(zhong)擠(ji)壓。長(chang)腰山(shan)是滇(dian)(dian)池(chi)(chi)山(shan)水林田湖(hu)草(cao)沙生命共同(tong)體的重(zhong)要組(zu)成部(bu)分(fen)。2012年以來,昆(kun)明(ming)諾(nuo)仕(shi)達(企(qi)業)集團(tuan)公司(si)在長(chang)腰山(shan)大(da)肆進(jin)行(xing)房地產開發。第一輪督察曾指出昆(kun)明(ming)市滇(dian)(dian)池(chi)(chi)面(mian)山(shan)以內城(cheng)市擴張問題,但昆(kun)明(ming)市并未引起重(zhong)視,違規批準(zhun)昆(kun)明(ming)諾(nuo)仕(shi)達(企(qi)業)集團(tuan)公司(si)在長(chang)腰山(shan)規劃建設大(da)量別墅、多層(ceng)(ceng)和中(zhong)高(gao)層(ceng)(ceng)樓房,其中(zhong)滇(dian)(dian)池(chi)(chi)二級保護區已(yi)建成別墅167棟(dong)、在建47棟(dong),導致長(chang)腰山(shan)90%以上(shang)區域被鋼筋(jin)混凝土替代(dai),長(chang)腰山(shan)變成“水泥山(shan)”,基本(ben)喪失(shi)生態功(gong)能。
2021年(nian)4月(yue),中(zhong)央第八生(sheng)態環(huan)境保護(hu)督察組在云(yun)南省昆明市安寧市現場檢(jian)查某(mou)鋼鐵(tie)企業(ye)鋼渣堆場淋溶水污染情(qing)況。
“兩高”行業產能控制不力,因能耗雙控任務完成不力被國家有關部委預警提醒。曲靖市、楚雄州工信部門違規為云騰建材公司和一鑫玻璃制品公司進行備案,兩家企業先后于2016年12月和2018年8月建成投產,督察進駐時仍在違規生產。一些地方和部門產能置換把關不嚴,焦炭等行業產能零增長目標落空。云南成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置換的105萬噸/年焦化產能中,85萬噸/年來自于2013年之前已淘汰關閉企業的落后產能,10萬噸/年是批而未建的“無效產能”,有效產能僅10萬噸/年。楚雄州德勝煤化工有限公司2011年應淘汰的4座搗固焦爐截至督察進駐時仍在生產。
一些生態環境目標設置放松要求。云南省《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長江流域優良水體比例、珠江流域劣Ⅴ類水體比例目標設置均不及現狀;云南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實施方案對城鎮污水收集率目標值設置也嚴重偏低。
一些地方在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方面不敢擔當作為。第一輪督察就指出玉溪市九龍國際會議中心違規在撫仙湖一級保護區內建設酒店、別墅等問題,截至此次督察進駐仍未得到有效整改。昆明市為保住敬業鋼鐵有限公司工業產品許可證,不顧其不達環保要求實際,讓其2020年6月恢復生產,導致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省級河(湖)長“只掛帥不作戰”,一些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指出的水電站生態流量泄放不足等問題未整改到位。
二是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2020年(nian),九(jiu)大(da)高原湖(hu)泊有7個湖(hu)泊水(shui)質未達水(shui)功(gong)能(neng)區劃要求,杞麓(lu)湖(hu)水(shui)質從(cong)2019年(nian)的(de)Ⅴ類(lei)惡化(hua)為2020年(nian)的(de)劣Ⅴ類(lei)。
昆明市對城區(qu)雨(yu)污(wu)分流(liu)改(gai)造(zao)推動不力,二環內雨(yu)污(wu)合流(liu)面積達45.48平方千(qian)米,每年通(tong)過溢(yi)流(liu)口排放(fang)的雨(yu)污(wu)合流(liu)水(shui)約1.4億立方米,嚴(yan)重影響滇池水(shui)質。2020年滇池30條有水(shui)功能區(qu)劃類(lei)(lei)別要求的入湖(hu)河(he)(he)流(liu)中僅18條水(shui)質達標(biao)。截(jie)至2021年4月,紅(hong)河(he)(he)州大(da)屯海沿(yan)湖(hu)37個生活污(wu)水(shui)處理項目僅完成10個,進展嚴(yan)重滯后,大(da)屯海水(shui)質常年為劣Ⅴ類(lei)(lei)。
玉溪市通海縣投資7.3億元建設的環湖截污工程“截污不治污”,截流污水在雨季通過閘門集中排入杞麓湖,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為達到水質考核要求,通海縣投資4.85億元在杞麓湖周邊建成6座水質提升站從湖中取水,凈化后再排入湖;通海縣甚至弄虛作假,通過圍隔稀釋,干擾國控水質監測點采樣環境,造成水質改善假象。
高原湖泊保護條例要求配套出臺保護或利用規劃等措施,但各州市直至2018年后才集中編制規劃,高原湖泊保護利用長期無“規”可循。銘真高爾夫球場屬違法建設項目,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456.68畝。但昆明市并未依法進行查處,導致球場違法違規問題長期沒有解決,直至督察進駐前才叫停,有關地方甚至“插枝種樹”應付督察。
一些地方在湖泊保護治理方面系統思維不夠,規劃管控不力。撫仙湖湖濱岸線和緩沖區缺乏科學規劃管控,開發強度大,“邊退邊進”“民退商進”“景觀化治湖”現象突出。
三是一些污染防治重點領域短板突出。
云(yun)南省(sheng)生(sheng)活(huo)污染防治基礎設施欠(qian)賬多,城市生(sheng)活(huo)污水(shui)(shui)集(ji)(ji)中(zhong)收(shou)集(ji)(ji)率普遍偏低。2020年蒙自、瀘水(shui)(shui)、宣威等5個城市生(sheng)活(huo)污水(shui)(shui)集(ji)(ji)中(zhong)收(shou)集(ji)(ji)率不足20%,瀘水(shui)(shui)市僅9.9%。“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的(de)保山市第三(san)污水(shui)(shui)處(chu)理(li)廠截至督(du)察進駐仍未(wei)建成(cheng),配套的(de)10.17公(gong)里(li)污水(shui)(shui)干管僅完成(cheng)4.72公(gong)里(li),每天(tian)約4.5萬(wan)立方米生(sheng)活(huo)污水(shui)(shui)直排,致使東河(he)水(shui)(shui)質急劇惡化(hua),隆陽區石(shi)龍(long)坪斷(duan)面(mian)成(cheng)為怒江流(liu)域唯一(yi)一(yi)個劣Ⅴ類(lei)斷(duan)面(mian)。
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滯后,應于2021年4月底前完成的13個項目有6個未完成。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在2018年至2020年間多次、長時間停運滲濾液處理設施,部分外排滲濾液COD、氨氮濃度達5420mg/L、132mg/L,超過排放限值53.2倍和4.3倍。
部分工業園區環境問題突出。昆明西山區海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工程建設滯后,昆明市及西山區敷衍應對,僅采取沙袋封堵及回抽措施來處理雨水口直排污水問題;部分企業長期通過暗管將生產廢水直排螳螂川。曲靖市沾益工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設施不完善,環境風險隱患大。
重金屬污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個舊市應于2020年底建成的12個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項目有3個未完成;昆明市東川區應于2017年底完成的10個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至督察進駐仍有3個未完成。云錫集團下屬化工公司未按要求建設滲濾液收集處理設施。
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杞麓湖、星云湖、陽宗海等高原湖泊流域內蔬菜等大水大肥作物種植面積大,復種指數高,種植結構和方式優化調整、農藥化肥減量化工作不到位。2020年,普洱市濕法加工咖啡鮮果24.3萬噸,用水量約73萬噸,僅少部分污水經過集中處理,絕大多數高濃度廢水經簡單處理后排放,造成普文河普洱段季節性超標。
四是生態保護還存在薄弱環節。
一些地方(fang)過度開發(fa),局部地區天然(ran)林面積(ji)減少。西雙(shuang)版納州(zhou)由于毀(hui)林開墾、毀(hui)林種(zhong)茶等(deng)原(yuan)因,2020年(nian)天然(ran)林面積(ji)較2016年(nian)減少18.4萬畝。文山州(zhou)二河溝一級(ji)電站擅(shan)自(zi)在文山國(guo)家級(ji)自(zi)然(ran)保護(hu)(hu)區核心區、緩(huan)沖(chong)區內(nei)建設(she)引水渠、取水口(kou)、攔水壩等(deng)設(she)施,造成取水口(kou)下游河道減水脫水甚(shen)至斷流,嚴重破(po)壞保護(hu)(hu)區生態環境。第一輪(lun)督察及“回頭看”均(jun)指出該問(wen)題(ti),但文山州(zhou)未將其(qi)納入整改方(fang)案,致使該電站非法延(yan)續生產。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現場檢查某“散亂污”企業污染治理情況。
云南省現有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約8000座,占損土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但生態修復工作嚴重滯后。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上廠鐵礦、迪慶州安樂鉛鋅礦未按要求開展恢復治理。磷石膏產生量大,利用率低。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堆存磷石膏約2億噸,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全省82家磷礦,6965畝礦山尚未開展生態修復。
督察要求,云南省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夯實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根基。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精準、科學、依法和系統推進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金屬等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解決,持續加大自然保護地保護和礦山治理生態修復力度。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云南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云南省委、省政府處理。